详细说明
繁殖方式
繁殖期3~6月。2月中下旬即出现求偶行为。此时雄鸟羽色特别艳丽,常追逐于雌鸟周围,把鲜艳的尾上覆羽尾屏展开如扇状,并不断抖动,使其相互摩擦碰撞而发出‘沙~沙~沙’的声
绿孔雀开屏响。雄鸟间还常为争雌而发生殴斗。通常营巢于灌木和草丛中地上。巢较简陋,多利用地上天然凹坑或亲鸟自己挖出一浅坑,内垫以杂草、枯枝、落叶和羽毛即成。每窝产卵4~8枚,通常5~6枚,1年繁殖1窝。卵乳白色、淡棕色或乳黄色、光滑无斑,微具光泽,卵的大小测量为72~78mm×51~55.5mm,重110~138g。据人工饲养下的37枚卵的测量为70.6(61~90)× 52.1(43~36)mm,重122.6(115~140)g。通常隔日产卵1枚,卵产齐后开始孵卵,由雌鸟承担,孵化期27~30天。[1]
绿孔雀从产蛋量和孵化率两方面都大大弱于蓝孔雀。蓝孔雀雌鸟一年产蛋量大约在40枚左右,人工状态下孵化率约80%,而绿孔雀雌鸟的产蛋量只有20枚左右,而即使在人工孵化状态下,一年一窝绿孔雀卵最多也只能孵化出2、3只小孔雀,因为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,孵化出来的小孔雀不一定能成活。